2016-5-4

知物学院

以设计把脉未来——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什么样的设计才是符合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评价标准的好设计?不同于以往工业设计赛事的传统评审方式,DIA跳脱出围绕功能、质量、形式等圄于产品本身进行评价的框架,开放视野,转向关注设计作品在文化、技术、制造、商业等跨学科、跨领域进行拓展的可能性。
  事实上,DIA专门设置了一个“金智塔型”的进阶式评审标准。其中,基础标准关注设计评价的综合性和技术性,分为文化与善意、技术与美学、智能与制造、环境与生态、商业与服务五大方面。“入围本届大赛Top100的作品,至少要满足其中3个以上的标准。”大赛组委会主席、中国美院教授宋建明说,在此基础上,塔身的核心标准更关注设计的价值,以民生贡献度、未来贡献度、产业贡献度为考量,抉择出其中最优秀的22件作品。

  “DIA与以往的工业设计赛事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关注这些设计能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什么。”宋建明说,在筹备整个大赛前,组委会成员自问过许多次:DIA是不是要面向国际?设立的目标是什么?是不是希望在全球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当这些问题的答案都确定了,他们又要进一步思考,那么,浙江来做这件事的优势在哪,又需要通过DIA获得什么?
  聚焦于“产业”,在超过一年的前期筹备中,中国美院的团队研究了全球50多项国际级设计大奖,奖项的名称含义是什么?在何地发起?当时设立的动机是什么?评委团队主要由哪些人构成?……这些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最终都沉淀为DIA评审标准的基石。一种与国际流行的名奖不同的价值观清晰地显现,并得到国际同行广泛的认同。
  从报名、专家提名、全球寻访的2511件作品到目前确立的Top22作品,DIA的评委们做出了两轮艰难的筛选。其中一个国际某知名品牌参与提交的一款设计得不错的汽车作品,在Top100评审过程中,经过评委激烈的辩论,最后以表决的方式,遗憾地出局了。
  “这个结果,反映的是以国际评审委员们为主的意见。”宋建明解释,为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两轮评审的专家成员均来自全球不同地区,在观点交锋中,有评委指出,尽管这件作品在线条、结构等设计层面堪称完美,作品本身所呈现的价值观却不并在于DIA提出关注民生的要素范围内。从产业贡献度来看,作品在新技术、新能源的运用上也并没有独到的创新之处。“DIA这个奖对已经在国际上很成熟的品牌来说只能算作锦上添花,作为一个讲究学理性的奖项,我们应当更关注需要这样的平台资源能够帮到积极研发和创新探索的人。”
  本着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DIA的评委不限于具备国际视野、学理思维的资深设计界人士,还包括媒体、产业及商业专家、创投等跨界领域。“一件设计作品最终能否花开落地,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需要全球化语境,需要接浙江’地气’,更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去协同设计与产业的发展。”宋建明说,DIA寻找的是好创意,也将以“智”带动制造产业链的革新,触摸来自未来的脉动。